找到相关内容103篇,用时8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寺院厨房里的姊妹情︰战后台湾佛教妇女的性别意识与修行

    诠释,她们希望拥有更具弹性、更多专业的空间,发展弘法事业,而不愿消磨于准备经忏法会的厨房之中。但是即使寺院经营的模式多样化,就维系团体生活的功能上,寺方还是坚持煮食是尼众不可或缺的训练和实践。例如屏东...妇女称谓的改变,代表1970年代以后台湾妇女和佛教寺院的关系也随著社区形态和生活模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一方面传统家庭宗教劳力分工的性别界限较松动,一方面宗教活动越来越个人化。生活上因为工业社会生活中的...

    李玉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448107.html
  • 增上信学

    也要对这些人要深刻认识,喜欢帮助他们,甚至与他们一块「同事」来修道。清净圣慧眼的人,在生活方面来说,衣食住行育乐来说要有迥然与以前不同的生活模式。   按照圣戒即圣人释迦牟尼佛所施设的戒。戒,应当...我们也不容许忽略这些事。   学术界小部分的学者就有这样的偏差,认为我就不必像一般宗教徒归依三宝或登堂受戒,可是归依三宝的过程或受戒的过程,那是宗教生活的一部份,而是倾向情感、意志方面的培养。所以...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3951725.html
  • 佛陀的本怀与现实中的佛教

    ,愈益使人失去独立的、自由的分析问题、直面人生的能力与时间,无可奈何地随从左右着大众的生活模式,这能说是人的自由吗?无疑地,人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用自己创造的社会模式作为自身的枷锁,将自己锁上。...观点。  一、佛陀的导引:  世尊他老人家的存在以及自身的觉行,非常具体地向每一个人和社团转告、展示并力图使众生做到:1.一种新的基本的定向和基本的态度,一种由佛陀带头并指出其结局的新的生活──人可以过...

    金易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2852172.html
  • 佛教现代化改革计划

    那种方式显然不太现实,故我根据现代生产力大大提高、社会分工大大精细的时代环境提出这样的生活模式,目的是为出家人营造没有任何事情需要做需要分心,可以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法、修佛的精进修行环境。  现代社会...方面的成功作为替代了。而实际上佛教修行的根本特色,就是无钱、无性,远离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小利,而得出世间法“常乐我净”之大利。所以本模式的出家生活实在是人间最好的生活,既清净无忧,又可专心修习无上...

    李庆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55757028.html
  • 安贝卡与其新佛教运动之研究(下)

    今日也藉由不同形式的出版物,在世界各地为推广佛教教义及谋求贱民的福利而努力。  ㈡由改变比丘僧团到成立僧俗并重之教团  安贝卡不认同传统佛教僧伽因专注于个人修持,而忽略对社会关怀的生活模式,他希望比丘...力量,巩固与它同体共生的种姓制度。  印度数种姓制度被圣化的原因,是印度社会普遍信仰印度教,并认定印度教规范的教规或生活的准则,都具有绝对的道德权威。并且,只要是印度种姓社会之一员,就必须臣服于种姓...

    觉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3363993.html
  • 常任学院化、学院常住化之改良刍议

    。追随者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模式中,也就习于从生活中学习,主动找寻问题和答案,同时也较能了解自己,确切地给自己找到增上、解脱的路。而今在学院中,一切皆由师长所设定,学人需要的,只是“照单全收” ,长久...需要具备“教育”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只是,要具备教育功能,就一定要进行“学院化”的建立吗?要回答这样的问题,首先得先界定何谓“学院化”?  所谓的学院化,绝非意味著将常住原有的生活模式完全废除,然后将...

    学 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10764026.html
  • 太虚《中国佛教的复兴》第三章

    阿弥陀佛的信仰,并建立了一种严格的寺院生活模式。现在,这些寺庙多已成为废墟。从整个江西来看,佛教街处于低潮之中。而牯岭是当时外国人流行的避暑胜地,其中包括许多外国传教士。  严少孚决定恢复这一古老的佛教...于僧人。当僧伽队伍减少到只有学僧和职僧时,就不会存在专门为死人举行宗教仪式的人员。但这种意见在太虚的思想中还无足轻重,因为他只是在当时才反对这些仪式。确实,他有时似乎对僧侣生活本身持有严重的怀疑态度。 ...

    霍姆斯·维慈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25165140.html
  • 太虚大师的缘成史观与进化主义——传统佛学现代转化的一个范例

    科学零散地、慢慢地传人中国;但进化主义真正发挥影响,是在90年代以后,这倒不是因为它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而是因为它开始发挥了意识形态的功能。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知识分子逐渐脱离传统生活模式和思想格局,...面前,伴随着西方各类哲学思潮的蜂拥引入,国人逐渐对传统文化及其核心价值产生了信任危机:在制度化儒学远离中国人生活秩序的同时,不断的“庙产兴学”运动,也使佛教存亡岌岌可危。传统文化都面临着很严峻的现代转型...

    李虎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25565144.html
  • 佛门中的“安居”犍度

    向(参考《敕修百丈清规》卷七〈结制礼仪〉条)  2、安居期内  “安居”期间,寺院接受信众的佛事活动,一律改为早、晚随课普佛。出家人的性格,都数喜欢静,欣赏老庄的闲静无为,和缓飘逸的生活模式。再说...点缀。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具体的运作起来,比如“利和同均”,按理说应是每个僧人都平均得利。如此一来,刚出家几天的与已出家几十年的老僧就没区别;如果简单的以僧龄长短来分,又不能体现出佛教重视智慧的精神...

    照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2373508.html
  • 造菩萨的人格 做生活的大丈夫

    自我为中心,总希望把自己的生活模式生活观念和价值追求强加给别人,而对别人的生活追求妄加评判,甚至无理指责和否定,缺乏理解,缺乏支持:当别人处在奋进的路上,不是鼓励和肯定人家,而是泼冷水;当别人陷入... 造菩萨的人格 做生活的大丈夫 一、现实呼唤大丈夫 中国佛教的主流是大乘佛教,而大乘佛教的精华又主要体现在菩萨的精神上。菩萨的精神就是一种“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为众生担当苦行的利他精神。...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15776616.html